您现在的位置: 化橘红 > 化橘红形态 > 正文 > 正文

探索中医食疗天冬的药食同源之旅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3/25 10:10:48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发文,公告地黄、麦冬、天冬及化橘红四种物质,因同时具备食品与中药材双重属性,被正式纳入我国食药物质目录,成为药食同源的新成员。天冬,这一传统中药材,如今因兼具食品与药材的双重特性,被正式纳入我国食药物质目录,跻身药食同源的新行列。

诗词中的“天冬”意象

拨开床头的一瓮天冬,幽人已先沉醉于其浓郁的芬芳,新年的喜悦伴随着天门冬的成熟,曲米酒的春香在屋舍间四溢飘荡。

——宋·苏轼

关于天冬

天门冬之名,源于其独特的形态与生长特性。据《植物名释札记》所述,“天”字在植物命名中常象征自然之义,“门”则描绘其根部膨大部分外皮的暗赤褐色,而“冬”则形象地描绘了其纺锤状的根部,如同檐冰一般。因此,天门冬之名,既表达了其天然产出的特性,又体现了其形态之美。

天冬的生长环境偏爱潮湿与温润,不耐严寒。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尤其是贵州,出产的天冬品质上乘。选购时,应注意选择表皮已去除干净、内部呈半透明状态的天冬,这样的品质更佳。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冬味苦而性平,具有治疗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等功效。久服可轻身益气,延年益寿。此外,《本草经读》中进一步阐释了天冬的寒性与其清热除湿的功效,认为其能治疗风邪、湿邪侵袭导致的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

天冬的性味为甘、苦、寒,主要归肺、肾经。其功能与主治包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等,常用于治疗肺燥干咳、顿咳痰黏等症状。此外,天冬还能治疗腰膝酸痛、骨蒸潮热等病症。

天冬的配伍应用

天冬与麦冬的搭配天冬擅长滋阴润燥、清肺降火,而麦冬则长于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将这两者结合,能够显著增强滋阴润肺的效果,特别适用于阴虚肺热、劳嗽咯血等症状。

天冬与川贝母的组合天冬的甘苦寒凉特性使其在滋肺肾之阴、清热方面表现出色,而川贝母则擅长清泄肺热、化痰。这样的搭配同样可以增强滋阴润肺、清化痰热的作用,对于痰热壅肺、伤津耗液、痰黏难咯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此外,天冬在饮食养生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例如,制作天门冬粥,既美味又养生,值得一试。制作天冬粥的方法如下:首先,将天冬剪成碎片,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进行煎煮,直至其收缩为浓稠的汁液,随后过滤去除渣滓。接着,把粳米彻底清洗后,与煎煮好的浓汁一同倒入砂锅中,再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约30分钟,直至粥状即可享用。这款粥品融合了天冬的滋阴特性与粳米的补中益气功效,既美味又养身。

此外,天冬还可以与萝卜和排骨一同入菜,制作出天冬萝卜排骨汤,同样具有滋阴养生的效果。制作天冬萝卜排骨汤的方法如下:首先,准备好5克天冬、50克排骨和克白萝卜。接着,将天冬放入砂锅中,加入两碗水,用中火进行煎煮,直至水分浓缩为一碗时,过滤去除渣滓,留下药汁备用。然后,将排骨放入锅中煮沸,随后加入萝卜丝,并倒入煮好的天冬药汁,煮熟后即可取出享用。这款汤品能够滋阴养生,特别适用于口干舌燥、咽喉疼痛或肺热咳嗽等症状。

注意事项

天冬虽为药食两用之材,但使用时需谨慎。对于外感风寒引发的咳嗽、虚寒性泄泻者,应避免使用。同时,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亦不宜服用天冬。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ajuhonga.com/hjhxt/12800.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化橘红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