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化橘红 > 化橘红来源 > 正文 > 正文

宏峰ldquo药rdquo科普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5 11:52:06

陈皮

陈皮

汉文帝时,桂阳人苏仙公得道成仙之际,对母亲说:“明年天下将有疫病,庭中井水一升,檐边橘叶一枚,可治疗一人。次年,果然疫病流行,苏母用其法治愈不少人,“橘井飘香”成了医林千古佳话。

简介

陈皮又称之为橘皮、广陈皮等,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陈皮,既是古方中有名的中草药,也是岭南百姓常用的食疗佳品。它既可调香入味,又可调理身体,被冠以广东“三宝”之首的美名。“新会陈皮”,因盛产于广东江门市新会区而得名;新会也被誉为“陈皮之乡”,是道地陈皮的生产地。《本草经集注》言:“味辛,温,无毒。主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下停水,五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久服去臭,下气,通神,轻身长年”。

药用部位

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等地,产于广东新会者称为新会皮、广陈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切丝生用。以陈久者为佳。

性味归经

苦、辛,温。归脾、肺经。

功效与作用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治疗①脘腹胀痛,食少吐泻。本品辛苦气香,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对寒湿阻滞中焦者,最为适宜。治寒湿中阻之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常与苍术、厚朴等配伍,以燥湿行气,运脾和胃,如平胃散;治脾虚气滞,脘痛喜按,不思饮食,食后腹胀,便溏,则与白术、党参、茯苓等配伍,如异功散;治肝郁乘脾,腹痛泄泻,常与白芍、白术、防风配伍,如痛泻要方。②呕吐,呃逆。本品苦辛性泄,辛散温通,入脾胃经,能化湿健脾,理气调中,而奏良好的和胃止呕之功。治胃虚有热之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常配竹茹、人参等同用,以补虚清热止呕,如橘皮竹茹汤。③湿痰胸闷咳喘。为治湿痰要药。治湿痰咳嗽,胸闷气促,呕吐痰涎,色白量多,常与半夏、茯苓等配伍,如二陈汤;治寒饮咳喘,痰多清稀,宜与麻黄、细辛、干姜等配伍,如小青龙汤。此外,本品尚可用于痰阻气滞所致的胸痹,见胸闷气短,每与枳实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附药

(1)橘叶:本品为橘及栽培变种的叶。性味辛、苦,平。归肝经。功能疏肝行气,散结消肿。主治胁肋作痛、乳痈、乳房结块、癥瘕等。煎服,6~10g。

(2)橘核:本品为橘及栽培变种的成熟种子。性味苦,平。归肝经。功能行气散结止痛。主治乳房结块、睾丸肿痛及疝气腹痛等。煎服,3~9g。

(3)橘络:本品为橘及栽培变种的中果皮与内果皮之间的维管束群。性味甘、苦,平。归肝、肺经。功能行气通络,化痰止咳。主治痰滞经络、胸胁作痛、咳嗽痰多等。煎服,3~5g。

(4)橘红:本品为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性味辛、苦,温。归肺、脾经。功能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主治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煎服,3~10g。

(5)化橘红:本品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Tomentosa’或柚Citrus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外层果皮。性味苦、辛,温。归脾、肺经。功能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主治寒痰或湿痰之咳嗽痰多、食积、胸闷等。煎服,3~6g。

现代研究

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枸橼醛等,尚含橙皮苷、陈皮素、肌醇、对羟福林、维生素B、维生素C等。有抑制胃肠平滑肌、抑制子宫平滑肌、扩张支气管、平喘、镇咳、祛痰、强心、升高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抑菌等作用。

禁忌注意

阴虚燥咳,咯血、吐血或内有实热者慎用。

责任编辑:潘楚翘张欣

审核:姜旭坤郑志涛

审定发布:陈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ajuhonga.com/hjhly/975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化橘红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