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咳嗽在这个阶段没有痊愈,病情继续发展,就会发展成慢性咳嗽,一般人是表现出来是咽痒、白痰等风寒咳嗽的症状,因为“久咳必寒”,叫慢性内伤咳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慢性气管/支气管咳嗽。
简单说,从急性咳嗽发展成慢性咳嗽,也经历三个阶段:外寒--内热--内寒。
外寒、内热阶段,都属于急性期,时间都是比较短的。在内热阶段,我们呼吸道粘膜已经受到损伤,如果没有得到修复,当咳嗽超过8周,就属于慢性咳嗽,进入内寒阶段。
内寒阶段,你会发现,用抗生素已经没有效果了,止咳药、抗过敏药、激素药、气管扩张药都是只能缓解一时症状,不用多久咳嗽又会复发。
西药治不好,很多人就想求助中医,慢性支气管炎产生的咳嗽大多数都属于寒咳(内寒),此时,应使用温热的中药成分。但如果中医是清热的思路,已经是内寒,再服用寒凉的中药,如川贝枇杷成分止咳药物,无疑是雪上加霜,不但治不好,还可能更糟糕。
最常见的针对慢性咳嗽治疗的中药一般有紫菀、橘红、桔梗、前胡、枳壳、百部、五味子、甘草等,市场上常见的针对性药物应该是止咳宝片和橘红痰咳液了。此外,慢性支气管炎咳嗽西药没有什么特效药,因此中药调理在慢性病上就体现了它独特的优势了。
另外,化橘红作药用相传发现于南朝·宋时,自古以来就有“南方人参”之称和“一片值一金”的说法。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橘红佳品,其瓤内有红白之分,利气、化痰、止咳功倍于它药…其功效愈陈愈良。”
清朝《本草纲目拾遗》载:“橘红治痰症,消油腻、消食、醒酒、宽中、解蟹毒。”光绪十四年彭以孙著的《化州志》载曰,“化州橘红,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值一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化橘红辛、苦、温、归肺脾经,具散寒、燥湿、利气、消痰功能,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现代医学证明,化橘红主要成份“二氢黄酮”与“柚苷”(C27H32O4)含量极高,而且还含“类素互呔”等有效成分,不仅止咳化痰的功效神奇,更为可贵的是对人体心脑血管健康、美容、解毒的功能神奇突显,保健医疗效果独佳。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同时也被历代医家认可和推崇。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ajuhonga.com/hjhyf/6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