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这一南方的“人参”,是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干燥外层果皮。在夏季果实尚未成熟之际,人们会适时采收,经过沸水略烫,再精心将果皮制成5或7瓣,去除果瓤和中果皮的部分,经过压制成形和干燥,最终成为我们所说的化橘红。这种药材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因其独特的利咽润肺功效而备受推崇。在我院,我们严格遵循中医药学的传统,以道地药材——广东化州化橘红为临床调配的首选。中药材化橘红,其性味辛、苦,且温而不燥,能归入肺、脾经。它具有辛香行散、苦燥温化的特性,不仅能入肺、脾、胃经,还能有效理气散寒、燥湿化痰,同时兼具消食功效。对于咳嗽喉痒、痰多以及食积伤酒等症状,化橘红尤为适宜。其功能在于理气宽中、燥湿化痰,广泛应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等病症的治疗。
临床应用理气和中:当脘腹胀满、便溏食少时,这通常是湿困脾胃、气机受阻所致。此时,常与苍术、厚朴、甘草配伍,以化湿行气,如使用平胃散。对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者,则配以党参、白术、茯苓等,如采用异功散。针对呕吐症状,若为胃寒气逆所致,常与生姜、半夏同用,以温胃止呕,如橘皮半夏汤。对于胃热呕吐、口渴不食者,则配以枇杷叶、麦冬、竹茹等清胃止呕。在泄泻时,若因肝旺乘虚、泻必腹痛、肠鸣,宜与防风、白芍、白术等配伍,以抑肝扶脾,如采用痛泻要方。对于气虚便秘者,可与杏仁、桃仁合用,以行气化滞、通利谷道。
燥湿化痰:当出现咳嗽气喘、痰多时,化橘红常与川贝、半夏、杏仁、紫苑等药材同用。
食用方法:取-3片化橘红,用80°C以上的开水进行冲泡,直至无味。由于化橘红是中药材,味道偏苦,可加入冰糖或蜜糖调味,或与红茶、普洱茶、花茶及罗汉果等搭配冲泡,这样不会影响其药效。
温馨提醒:气虚及阴虚且伴有燥痰者,不宜使用化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