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化橘红 > 化橘红性味 > 正文 > 正文

陈皮青皮橘红化橘红等中药材的区分与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3/3 11:02:56
白癜风规范化治疗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5089.html

柑橘类水果不仅以其鲜美的口感深受喜爱,其果皮还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在《中国药典》中,陈皮、青皮、橘红、化橘红等几种源自柑橘的中药材被广泛收录,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由于陈皮、青皮、橘红、化橘红等均源自柑橘类水果,它们在性质和功效上具有相似性,因此,若不细心区分,就可能混淆。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药材的独特特性,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们。

首先,让我们聚焦于陈皮。

陈皮,这一被誉为“橘柚”的中药材,自《神农本草经》起便载有其传奇般的药用历史。书中记载,橘柚因其独特的辛温之味,被用于治疗胸中瘕热逆气,还能促进水谷消化。长期服用,更有助于去除体内异味、疏通气息,甚至有益于神志清明。值得一提的是,“橘皮”之名在《本草纲目》中得以进一步明确,书中指出,尽管橘、柚、柑三者有所相似,但橘实更为紧凑,而柑皮则尺寸较大。需特别留意的是,只有橘皮和柑皮方可作为陈皮入药,而柚皮并不在此列。陈皮之名,最早见于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后逐渐成为该药材的专有名称,逐渐取代了“橘皮”。根据现行《中国药典》,陈皮的基原明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该药材可分为“陈皮”和“广陈皮(即橘的变种茶枝柑的果皮)”两大类。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地区所产的陈皮被视为上品,这在《本草害利》中有所记载,书中指出广东新会产的陈皮品质最佳,且陈年者更佳,因而得名陈皮。

陈皮在中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性味苦、辛、温,能够归入肺、脾经,主要作用于人体的中、上焦,具有显著的理气调中功效。这一药材特别适用于脾胃气滞所引发的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陈皮还能燥湿化痰,对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胸闷腹胀、纳呆倦怠、大便溏薄以及舌苔厚腻等症状同样具有显著疗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陈皮虽然药性总体温和,但仍然具有一定的辛散苦燥特性。因此,对于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需谨慎使用。同时,若出现发热、口干、便秘、尿黄等症状,也不宜单独使用陈皮泡水饮用。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另一种药材青皮。

青皮同样源自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但其为干燥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具体来说,5~6月间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后称为“个青皮”,而7~8月间采收未成熟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并晒干后则称为“四花青皮”。

青皮因其外皮色泽发青而得名。其性味辛散温通、苦泄下行,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治疗。据金元时期的《珍珠囊》记载,青橘皮具有浓厚的香气和苦味,性质沉降,属于阴药。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是将青皮与陈皮称为“一体二用”,强调二者虽同源但功效各异。

相较于陈皮,青皮在行气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但并不具备燥湿化痰的功效。因此,它常被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引发的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以及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等症状。生品青皮,其药力颇为猛烈,宛如“愣头青”一般。为了缓和其过于辛烈的药性并引导药效入肝,通常采用醋炙的方法进行炮制。经过醋炙的青皮,色泽加深,并带有轻微的醋酸香气。然而,即便经过这样的处理,青皮仍具有易耗气的特性,因此气虚者需谨慎使用。

接下来,我们谈谈橘红。

橘红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时期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四绍兴续添方》,其中便有以橘红为名的二陈汤。元代的王好古进一步将其收录于《汤液本草》,而到了清代,《医方集解》更是出现了以橘红冠名的橘红竹茹汤。橘红,作为柑橘的外皮红皮部分,与陈皮有所区别,主要作用于肺部。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他指出橘皮在中药方剂中的运用,若需理胃则留白,若需下气消痰则去白。橘红性温,味苦辛,能入肺脾二经,既能泻肺理脾,又能调诸气。其功效包括理气宽中、化痰止咳以及解郁导滞,尤其擅长化寒痰和止风寒咳嗽。

经过去白处理的橘红,其理气功效更为显著可兼以发表,功专上行,充分发挥其“辛”的特性。因此,它常被用于治疗咳嗽寒痰、吐清水、肠闭、气积以及卒然心痛等症状。同时,橘红还能解酒毒、治痰疫等。

然而,由于橘红味辛且性偏温燥,容易耗气并损伤津液因此对于阴虚燥咳或久咳气虚的患者来说,服用橘红可能会加重症状。此外,历史上橘红的基原还经历了从橘及其栽培变种到柚及其特异性变种化州柚的变迁。值得一提的是,化州所产的橘红在清代被奉为皇家贡品,且因其独特的医疗效果备受珍视。然而,正宗化橘红的产量稀少,因此周边地区如广西所产的柚皮也被当作化橘红使用,这一做法一直沿用至今。化橘红,这种味辛、苦,性峻烈的中草药,是消痰的上品,尤其擅长治疗寒痰。它还能消积解腻,解酒宽中,甚至能解蟹毒。古籍记载,化州橘红的独特治痰功效与其生长土壤中的礞石密不可分,若土壤中缺乏礞石,其化痰效力会逐渐减弱。然而,化橘红虽好,但因其效力过于峻猛,使用时需谨慎,气虚者更应忌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药中的陈皮、青皮、橘红、化橘红都来源于亲缘关系紧密的植物。具体来说,陈皮和橘红都来自橘皮,其中成熟果皮为陈皮,而未成熟果皮则为橘红。化橘红则特指化州柚或柚的外层果皮。尽管它们所含化学成分相似,但各自的功能主治却各有千秋。例如,在药效方面,青皮主要擅长行气,陈皮则更注重理气调中,而橘红和化橘红则在化痰方面表现出色。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ajuhonga.com/hjhxw/1270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化橘红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