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为一朋友的养生饮中配了橘红,但他去药店时,却发现没有橘红可选,询问是否可用陈皮或化橘红替代。这位朋友对此表示疑惑,橘红与化橘红是否有所不同?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陈皮、橘皮、青皮、橘红以及化橘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陈皮,根据当前的标准,专指橘及其栽培变种茶枝柑、大红袍、温州蜜柑以及福橘的干燥成熟果皮。值得注意的是,药材中还区分了“陈皮”和“广陈皮”。然而,根据最新的药典,陈皮作为中药材时被称为橘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陈皮与橘皮可以视为同一药材。
再来看橘皮与橘红的区别。橘皮(即陈皮)在去除果皮内侧的白膜后,就变成了橘红。这两者在中医的用药规定中是两种不同的药材,其功效也存在差异。具体来说,橘皮(陈皮)更侧重于和解功能,而橘红则更偏重于理气。
接下来是化橘红。化橘红是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的外层果皮,与橘皮和橘红完全不同。尽管都带有“橘红”二字,但它们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药材。
此外,《中国药典》中明确指出,橘红与化橘红都具有苦、辛味,性温,能够归入肺、脾二经。然而,这两种药材在功能主治上有所不同。橘红主要用于理气宽中、燥湿化痰,适用于咳嗽痰多及食积不化等症状;而化橘红则主要用于化痰理气、健脾消食,适用于胸中痰滞、咳嗽气喘、饮食积滞等症状。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青皮。青皮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干燥果皮。它与陈皮在来源上有所不同,因此在中药的应用中也有其独特之处。青皮与橘皮在中药中有着不同的功效和应用。青皮是橘的未成熟果皮,其药性燥烈,有时会伤及正气,而橘皮,作为橘的成熟果皮,其药性相对和缓。然而,即使是橘皮,作为理气药,也难免存在伤气的副作用。因此,为了减轻橘皮的副作用,古人会采用炮制和长时间放置的方法来降低其药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陈皮的放置时间越长,其功效就越好,而是其副作用在长期陈化过程中逐渐减少。在中药配伍中,橘皮通常需要与其他药物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与补药合用时能使滋补药力更易被人体吸收,而与攻伐药品合用时则能增强其功效。当遇到药店无货的情况时,不建议自行替换药物,最好咨询配药医生以确定是否可以替代。若您对食疗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的中医食疗学习群。每日,我们将在群内分享儿童与女性的食疗调养知识,同时与各位宝妈们共同交流、学习,以期让孩子减少生病,减少药物使用。养育孩子确实不易,愿我们携手同行,共同探索食疗的奥秘!叶康丽,拥有12年的营养健康从业经验,是食疗调养师、公共营养师以及一级健康管理师。她擅长运用食物进行治病与保健,并专注于女性和儿童的食疗调养,致力于探索食疗的奥秘,帮助孩子们减少生病,减少药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