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化橘红 > 化橘红功效 > 正文 > 正文

radic过端午端午习俗可不止吃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2 11:28:19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包粽子、赛龙舟、熏黄烟、喝雄黄酒、挂香包你以为端午习俗就这些?

NONONO

“采莲”

“采莲”即为筹募龙舟竞渡的经费。每年从四月下旬起,“采莲”成为乡间的头等大事,各村便以2人一组,敲锣打鼓高举本乡龙舟的旗帜,挨家挨店齐唱“采莲鼓”以筹集经费。

“穿肚爿”

肚爿即肚兜,穿肚爿是汉族重要的穿着习俗之一。过去大人小孩穿上肚爿,能保护人体胸腹这一重要部位不受风寒。大人还利用“肚爿袋”存放钱票,防止被偷。

传统观念认为,过了端午节才算真正入夏。福州谚云:“未食五月粽,寒衣勿会得拢”,就是说端午节前天气多变,时热时冷,不要急于收冬衣。福州的肚爿,中老年人多白、蓝色;小孩则男绿女红。肚爿是外婆送给外孙(女)节日礼物,从端午节起,小孩就可以穿肚兜奔走嬉戏了。

“观龙舟赛”

端午节的必备活动,每年的划龙舟比赛都会吸引许多市民围观。

鞭炮声、锣鼓声、呐喊声响彻;风格各异的龙舟驶出江面,健壮的成年男子手中挥舞船桨,齐心协力朝终点进发。

“悬蒲艾”

五月仲夏,天气燥热,人易生病;加上蛇虫滋生,易咬伤人。在先秦时代,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日被视为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荼害人间。因此,古人便把五月五日作为防疫节,以躲避瘟魔毒物的纠缠。

“喝午时茶”

喝“午时茶”也是过端午的一大特色。端午当天,人们习惯采摘正午时候的中草药,包括薄荷、山楂、桑叶、陈皮、藿香、鱼腥草等制成茶饮。炎炎夏日饮上一杯,具有防暑降温等保健功效。

“写午时书”

古时候,文人在端午午时,会以红笺书对句,贴于楹柱。“午时书”的格式与春联稍有不同,形制较为短小,用黄色的“雄黄酒"或“黄枝水”书写,既表达文人端午节的感怀与期望,同时也有辟邪消灾之意。

“饮雄黄酒、放黄烟”

到了五月初五这一天,还要喝雄黄酒、熏黄烟,以躲避瘟魔毒物的纠缠。这也突显了大家爱干净,重视卫生防疫的好传统。

“挂香包”

五月初五这天,大人小孩都用五色丝系在手臂,称为“长命缕”,又名“续命缕”,相传可以避蛇,也有辟邪、延年之意。后来,系五彩丝逐渐演变出挂香包、编五彩粽的习俗。到了端午节这天,大人将香包或五彩粽挂在小孩腰间,香气四溢,具有驱虫辟邪、避瘟防病之功能。

“香包”以五色碎锦作囊,里面放有茱萸、雄黄、艾叶、冰片、藿香、苍术等药材或其他香料,有长方、正方、三角等形状。五彩粽则以五色丝线缠绕纸粽而成,内装樟脑丸。

端午民俗那么多

你解锁了几项

来源:福州广播电视台时政融媒体中心罗源新闻、新鲜事

长按识别下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uajuhonga.com/hjhgx/9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化橘红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