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全国各地均有广泛栽培,成为秋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当果实成熟时,人们便开始采收,去除杂质后晒干,以备后用。这些紫苏子呈现出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大约为.5毫米。其表面颜色灰棕色或灰褐色,上面布满了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略尖,并带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轻薄而脆,轻轻一压即碎。种子本身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为类白色,并带有一定的油性。压碎后,香气四溢,味道微辛,让人回味无穷。
紫苏子,这一中药中的多功能宝藏,不仅拥有多个别名,如苏子、黑苏子、铁苏子、任子等,还具有深厚的药性。它味辛、性温,能够归入肺经和大肠经,展现出多种功效。紫苏子能够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同时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当紫苏子被压碎时,其香气四溢,味道微辛,让人回味无穷。
在中药的炮制过程中,紫苏子有多种形式。生用的紫苏子润肠力强,擅长降气消痰、平喘、润肠,适用于肠燥便秘或气喘而兼便秘的情况。炒过的紫苏子,其气香、质脆,易于粉碎和提高煎出效果,同时辛散之性得到缓和,更擅长温肺降气,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气喘咳嗽。蜜紫苏则药性缓和,不易耗伤正气,擅长降气平喘、润肺止咳,适用于肺虚喘咳或肾不纳气的喘咳。而紫苏子霜经过炒至曝裂后压榨去油制霜,更擅长降气平喘,且无滑肠之虑,适合脾虚便溏的喘咳患者使用。
此外,紫苏子在中药配伍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与白芥子配伍,白芥子善于温肺化痰、利气散结,二者配伍可温肺散寒、降气化痰,适用于寒痰壅肺、咳喘胸闷的情况。与莱菔子配伍时,莱菔子既能消食化积又能降气化痰,增强降气化痰之功,适用于痰涎壅盛、胸闷气喘的情况。而与葶苈子配伍,葶苈子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而平喘咳,二者相合则降气化痰平喘之力增强,共奏泻饮降逆之功,适用于饮停上焦攻肺、喘满不得卧的情况。
④紫苏子与肉桂的搭配:紫苏子以其辛温之性,擅长降肺气、化痰涎,而肉桂则辛甘大热,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将二者相配,既能温肾化痰,又能纳气平喘,适用于上盛下虚所致的久咳痰喘证。
⑤紫苏子与桑白皮的结合:紫苏子可降气消痰、利膈平喘,而桑白皮则能泻肺火、降肺气,同时清肺止咳、利水消肿。二者相须为用,可入肺经气分以降气泻肺、利水消肿,适用于肺热痰嗽及水肿腹胀。
⑥紫苏子与桑叶的联用:紫苏子降气平喘,经蜜炙后润肺祛痰力更强;桑叶则疏风清热、凉血通络。二者联用,一降一疏,可疏风降气以平喘,治疗因肺热受风而致的咳逆上气、吐痰粘稠、气喘口渴等症。
⑦紫苏子与苦杏仁的配伍:紫苏子能下气利膈消痰、润肺平喘,而苦杏仁则苦温降肺气以化痰止咳平喘。二者配伍,气降痰化,可增强止咳平喘之效,同时二者均入肺与大肠经,有润肠通便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痰涎壅肺等病症。
⑧紫苏子与紫菀的搭配:紫苏子擅长降气平喘、化痰止咳,而紫菀则润肺下气、消痰止嗽。二者配伍,可化痰止咳、下气平喘、利膈宽胸,治疗咳嗽气喘、咯痰不利、胸膈满闷等症。
⑨紫苏子与陈皮的结合:紫苏子质润能降气消痰、温中降逆,而陈皮则性燥理气化痰、理气和胃。二者配伍,燥润并施,既可燥湿又不伤阴、润而不留痰,共奏化痰止咳、降气定喘、和胃降逆之功。
①对于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或老人咳喘,可用紫苏子3克、杏仁30克(去皮、尖)进行治疗,老年人可加白蜜6克。将药物共为末,大人每服9克,小儿每服3克,用白滚水送服。(《滇南本草》苏子散)②针对久嗽失音的症状,可取紫苏子60克、杏仁三十枚、诃子三枚和百药煎60克。将药物研为末,用热酒调下3克。(《赤水玄珠》)③若要治疗气结心胀喘急的症状,可取紫苏子末9克、草豆蔻6克、萝卜子末(炒)9克和橘红末3克。每服3克,用姜汤调下。(《心医集》)④治疗大便不通:取紫苏子(去皮后研磨)、橘皮(洗净后)各60克,再加入知母30克。将这些药材研成细末,用生姜汁调和成稀膏状,然后在重汤上慢慢煮熬,同时不断搅拌。待膏状物变得适宜后,将其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状物,用蜜汤送服,每次三十粒。(《全生指迷方》)⑤治疗食蟹中毒:紫苏子捣成汁后饮用,可以解毒。(《金匮要略》)
紫苏子一般用量为3~0克,可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剂使用。
对于大便燥结者,紫苏子能润肠燥、滑肠道,有助于改善便秘或大便燥结等症状,尤其对气血不足引起的便秘有显著效果。
需注意,脾虚滑泄者长期服用紫苏子可能有害,因其具有滑肠耗气的副作用。脾胃虚寒的人在服用后可能出现滑泄症状,因此这类人群应避免食用紫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