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温。
归肺、脾经。
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丝或块,晒干。
化橘红性温热,对寒嗽或者体质寒的人效果特别好,如果是体质燥热或者是热嗽的(咳痰为黄绿色)需要加入少量的胎菊使用。
气虚、阴虚及燥咳痰少者禁服。
3~6g。
化橘红名字由来
化橘红之名,始见于清乾隆30年(公元年),赵学敏于《本草纲目拾遗》中将其正式立目单独分开。赵氏广泛收集当时化州橘红的记述,转引了《岭南杂记》、《关涵岭南随笔》、《粤语》、《识药辨微》、《梁氏家藏方》及《百草镜》等有关论述,其后的本草著作多以此为基础,并单独立目,与历史上的橘皮、橘红相区别。橘皮为药最早见于《本经》;有文献记载,橘红之名,始见于南宋-《洪氏集验方》,经查阅确实有“陈橘红之名”。古代所谓的橘红是指橘皮去除内层果实而取得的外层果皮经干燥的炮制品;化橘红本身不是橘而是柚,之所以称为橘红,是借助与宋以来橘红的声誉,后来又发现其功效优于一般橘皮去白之橘红,所以冠名化州橘红,以表产地。
化橘红种植GACP
(1)温度: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具一定的耐寒和耐高温的能力。15℃低温或短期霜冻对生长影响不大。适生温度范围10~35℃,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2~26℃。
(2)光照:橘红属全光照植物。日照要求7~8小时,全年总光照不少于小时。全生长期中,均不宜荫蔽,开花结果期光照尤为重要。
(3)水分:橘红对水分要求较严,既不耐旱,也不耐涝。要求年降雨量~mm,且分布均匀。
(4)土壤:橘红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种植于肥沃、湿润、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土壤。
(5)种植密度:春季或秋季栽植,种植规格为每公顷株以下。
(6)采收制作:每年2~3月份采收新鲜橘红花(疏花),将其晒干或烘干,可制成橘红茶;3~4月份收集疏果或刚脱落的幼果,加工生产成橘红珠;5~6月份采收青熟果,将其加工成橘红片。
(7)化州柚分布范围:栽培于广东化州、廉江、遂溪、徐闻,广西南宁及博白等地。
辨别真伪化橘红
正品:有金黄色的绒毛,香气浓郁
伪品:无绒毛、颜色乌黑,没有橘香味
食疗菜谱
1.
橘红糕的制作:
主料:橘红10克,米粉克。
辅料:白糖克。
橘红糕的做法:
橘红研细末,与白糖和匀为馅;米粉以水少许湿润,以化橘红为馅做成糕,放蒸锅屉布上蒸熟,冷后压实,切为夹心方块米糕。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健脾。
2.
用化橘红10克,酌加冰糖少许,加水炖汁。对气管炎之寒湿盛者用之多效。
3.用化橘红10g,南杏10g,北杏10g,鹧鸪1只,猪瘦肉50g,生姜2片.隔水炖2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可以祛湿化痰止喘利气,滋阴润肺。对于秋季凉燥咳嗽适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